企业一句“我们没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认证机构当场被罚3万!审核员这个动作没做到位,栽了!
中辉认证(湖北)有限公司的惨痛教训,为所有认证机构和一线审核员敲响警钟:认证底线不容触碰,程序红线必须严守!事件回放:致命遗漏,认证失守核心防线合同签订: 2024年12月23日,中辉认证(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辉认证”)与凯福公司签订认证合同。“闪电”审核发证: 2024年12月26日至28日完成现场审核,2025年1月2日即评定凯福公司符合要求并颁发证书。问题暴露: 2025年4月21日,监管执法人员检查凯福公司获证情况时,凯福公司亲口承认:其实际未有效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审核重大疏漏: 中辉认证审核员在二阶段审核中,未能识别这一核心事实,在《审核报告》中仍做出符合性评价,严重违
效率
2025-07-18
内容来自
“双随机、一公开”:一次内审、管理评审价值3.225万元
实 2024年12月23日,当事人与凯福公司公司签订《中辉认证(湖北)有限公司认证/再认证合同书》,就凯福公司向当事人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事宜进行约定,约定的初次认证审核费用为2250元。 2024年12月26日至2024年12月28日期间,当事人对凯福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于2025年1月2日评定凯福公司符合认证要求,并颁发认证证书。 2025年4月21日,中辉认证(湖北)有限公司执法人员在对凯福公司获证情况进行检查时,凯福公司陈述称其实际未有效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当事人的审核人员在开展二阶段审核时,未能识别出凯福公司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开展的真实情况,遗漏了对凯福公司内部审核
效率
2025-07-18
内容来自
认证监管深入到查内审、管理评审真实性——从行政处罚案例看认证行业的规范与挑战
一、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2025年7月15日,湖北潜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中辉认证(湖北)有限公司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潜江市监处罚〔2025〕238号),罚款3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0.225万元。处罚原因是该机构在为凯福公司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时,未有效核查其内部审核(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真实性,导致认证结论失实。争议的核心在于:认证监管是否应深入审查企业内审和管理评审这类“内部事务”?部分观点认为,此类检查增加了企业负担,甚至可能干扰正常经营;但更多声音指出,内审和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监管严格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二、内审与管理评审为何成为监管重点?(一)体系有效性的“试金石”
效率
2025-07-19
内容来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