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管理权限与分类管理名录
崭新的篇章。 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京诚嘉宇)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全资独立法人子公司,原冶金工业部批准成立的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及工信部发布的中冶京诚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均设在京诚嘉宇。 京诚嘉宇作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高端咨询机构,长期为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的政策、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提供技术咨询以及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为钢铁企业提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清洁生产咨询服务,开展企业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等。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指引下,京诚嘉宇将继续为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为重点的钢铁企业环境提升规划方案;提供以节能、控煤、低碳、减排、
效率
2019-02-22
内容来自
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环评获批
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诚嘉宇”)从2005年伴随着湛江钢铁项目开始选址建厂至今,提供了全过程节能减排咨询服务,包括湛江钢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节能评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和排污许可申报等。在项目环境评价和节能评估过程中,京诚嘉宇从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开始,超前介入,对项目的厂址选择、总体布置、节能与污染控制措施多方案选择比选,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测算,开展节能效果及环境污染影响预测,反复优化论证,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为湛江钢铁建设项目节能、污染防治措施和清洁生产及绿色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为政府实施环境管理提供可靠支撑,全方位为湛江钢铁的绿色发展保驾护
效率
2019-03-08
内容来自
京诚嘉宇赴重钢开展绿色制造交流合作
中冶京诚嘉宇 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高端咨询专家 2019年3月5日,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杨晓东总经理带队一行赴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重钢股份公司领导及安全环保部、动力与能源部、企划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重钢股份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型发展实施绿色制造以及深入合作等内容进行座谈交流。 重钢股份公司领导介绍了重钢近年来的经营状况以及在产能规模、产线调整、创新发展、绿色提升等方面情况,提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的压力。杨晓东总经理介绍了京诚嘉宇公司在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情况,并根据国家工业绿色发展要求,结合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基于重钢股份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提出重钢股份绿色制造发
效率
2019-03-08
内容来自
招聘│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诚聘英才
中冶京诚嘉宇 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高端咨询专家 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隶属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前瞻、引领、对位”的钢铁行业绿色发展高端咨询企业,公司长期为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的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为钢铁企业提供环保提升、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规划服务,土壤修复技术服务,开展清洁生产、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环保验收等技术咨询。 京诚嘉宇始终秉持“服务社会,止于至善”的企业宗旨,坚持走高端环保咨询与服务之路,致力于成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全过程咨询智库。 环境评价室 01 岗位名称 环评工程师 任职要求
效率
2019-03-15
内容来自
新钢网 | 冶金视界直播(第十期)——绿色制造 从“超载”走向“均衡”发展”
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3月28日上午十点,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东做客“冶金视界”直播间与大家共同探讨钢铁业的“绿色制造 — 从“超载”走向“均衡”的发展之路。 杨晓东 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冶京诚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主任,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杨总长期从事钢铁行业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节能低碳、清洁生产、循环发展的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以及企业相关技术咨询,近年来重点开展行业绿色制造相关研究。 直播中,杨总提到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当前面对的重中之重就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等问题。紧接着杨
效率
2022-06-20
内容来自
新钢网 | 冶金视界直播(第七十一期)— 绿色制造从超载走向“均衡”发展”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11月6日上午十点,“冶金视界”直播间精心为大家安排了由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东带来的“绿色制造 — 从“超载”走向“均衡”发展之路的报告。 杨晓东教授,现任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主任,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钢铁行业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节能低碳、清洁生产、循环发展的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以及企业相关技术咨询,近年来重点开展行业绿色制造相关研究。 (图片来自冶金视界) 直播中,杨总提到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当前面对的重中之重就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等问题。紧
效率
2022-07-06
内容来自
查看更多